今天是:
党群工作

思政工作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党群工作 >> 思政工作 >> 正文

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——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发布(来源:中国教育报)

发布日期:2017-12-26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12月6日下午,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,发布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纲要》),提出充分发挥课程、科研、实践、文化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,挖掘育人要素,完善育人机制,优化评价激励,强化实施保障,切实构建“十大”育人体系。

  为什么要出台《实施纲要》?《实施纲要》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?如何保障《实施纲要》在各地各高校落地生根?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出席发布会,介绍了有关情况。

  目标:提升质量完善顶层设计

  为什么要出台《实施纲要》?

  当前高校思政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,也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。比如,不同区域、不同类型高校、不同学段、不同学科、不同专业之间的不平衡问题,教师思政有待进一步加强,基层党建有待进一步完善,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还未完全形成等不充分问题,迫切需要从体制机制、育人理念、教育方式、队伍建设、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。

  “《实施纲要》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顶层设计,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‘由全面施工到内部精装修’的施工蓝图,其总体思路是聚焦短板弱项,坚持把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目标指向,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,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。”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张东刚说。

  他介绍,“一体化育人”就是要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、教育教学各环节、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,从体制机制完善、项目带动引领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,构建一体化育人工作体系,实现各项育人工作的协同协作、同向同行、互联互通。“打通最后一公里”就是要通过挖掘各群体、各岗位的育人元素,打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、断点,真正把各项工作的重音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,不断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。

  “制定《实施纲要》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、新要求,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落地生根,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。更是为了立足新时代,不忘教育强国之初心、牢记民族复兴之使命,不忘立德树人之初心、牢记人才培养之使命,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,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,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”张东刚说。

  核心:构建十大质量提升体系

  如何聚焦高校思政工作短板,切实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,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质量?

  张东刚介绍,《实施纲要》分为目标原则、基本任务、主要内容、实施保障等4个部分。其中最核心内容是第三部分,详细规划了课程、科研、实践、文化、网络、心理、管理、服务、资助、组织等“十大育人”体系的实施内容、载体、路径和方法。

  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基本任务,是充分发挥课程、科研、实践等与学生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十个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,挖掘育人要素、完善育人机制、优化评价激励,切实构建课程育人、科研育人、实践育人、文化育人、网络育人、心理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服务育人、资助育人、组织育人等十大质量提升体系。”张东刚说。

  在育人内容方面,《实施纲要》提出要大力统筹推进课程育人,积极推动以“课程思政”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,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。在科研育人方面,要求优化科研环节和程序,完善科研评价标准,构建集教育、预防、监督、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,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、价值取向、学术导向。在文化育人方面,重文化育人,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,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
  在育人载体方面,《实施纲要》要求创新推动网络育人,大力推进网络教育,拓展网络平台,丰富内容、建强队伍、净化空间,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,传播主旋律、弘扬正能量,守护网络精神家园。丰富实践育人资源,构建“党委统筹部署、政府扎实推动、社会广泛参与、高校着力实施”的实践育人协同系统,丰富实践内容,创新实践形式,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,树立家国情怀。

  在创新路径和方法方面,《实施纲要》提出要大力促进心理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服务育人、资助育人和组织育人。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,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,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∶4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,建立学校、院系、班级、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。强化管理育人,健全依法治校、管理育人制度体系。深化服务育人,在关心人、帮助人、服务人中教育人、引导人。全面推进资助育人,把“扶困”与“扶智”、“扶困”与“扶志”结合起来。优化组织育人,强化高校各类组织育人职责,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,促进师生全面发展。

  “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把握‘坚持育人导向,突出价值引领;坚持遵循规律,勇于改革创新;坚持问题导向,注重精准施策;坚持协同联动,强化责任落实’四个基本原则,使教育教学更有温度、思想引领更有力度、立德树人更有成效,不断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。”张东刚说。

  保障:设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费专项

  文件只有落地生根,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。为此,《实施纲要》提出通过强化改革驱动、搭建工作平台、建强工作队伍等措施,保障与督导并举,确保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在各地各高校落实落细。

  “我们将成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,加强工作统筹、决策咨询和评估督导,并设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费专项,保证《实施纲要》各项目顺利实施。同时,还将强化督查落实,把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高校巡视、‘双一流’建设、教学科研评估范围,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。各地各高校要明确路线图、时间表、责任人,确保按照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落实相关重点工作。”张东刚说。

  而在加强工作队伍建设方面,将针对所有教师,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,在教学评价、职务(职称)评聘、评优奖励中,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育人功能发挥作为首要指标。加强高校思政和党务工作队伍培训、访学研修等支持力度,在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中加大对思政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支持力度,并实施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”。

  为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,《实施纲要》提出要强化改革驱动,建设一批“三全育人”示范区和示范校。在省级层面,整合育人资源,统筹发挥校内外自然资源、红色资源、文化资源等,形成学校、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。在学校层面,系统梳理归纳各个群体、各个岗位的育人元素,形成可转化、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。

  “在平台建设方面,还将建设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、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,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培训、高级访问研修等工作,推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转化应用。”张东刚说。(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柯进)